【地理位置】左門鄉位于姚安縣西北部,地處兩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三縣(姚安縣、祥云縣、大姚縣)結合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44公里。東連光祿鎮,西與大理州祥云縣接壤,南與官屯鎮馬游村委會相交,北與大姚縣石羊鎮相連。全鄉國土面積210平方公里,境內群山起伏,境內山高、坡陡、箐深,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15米,年均氣溫13.3℃。森林覆蓋率達80.78%,自然生態環境極為優良,生物多樣性特征顯著。
【行政區劃】左門鄉轄苤拉、仰拉、左門、嗶叭、地索5個村民委員會,51個自然村,47個村民小組。
【人口和民族】2022年末,全鄉共有農戶1085戶,總人口4427人,其中彝族人口4285人,境內居住著漢族、彝族、白族3個民族,彝族人口占96.79%,左門鄉民族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是梅葛文化發源地,彝族歌舞、民族服飾、葫蘆笙文化等獨具特色,具有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潛在基礎。
【經濟社會發展】2022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9725.76萬元,同比增長9.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24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2萬元;完成財政撥款收入2014.09萬元,全鄉財政撥款支出1399.91萬元;完成農產品加工值3.9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120萬元;完成招商引資任務30400萬元;完成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3472萬元;糧食產量達3640噸。
【科教文衛】2022年,左門鄉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68人,教師16人;完全小學2所,在校學生165人,教職工27人,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46人,教職工2人,中小學入學率100%。加快文化事業發展,農家書屋真正成為方便群眾學習、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好陣地。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全鄉有1個省級文物、1個州級文物、5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定期對李家大院、鐵索橋、革命烈士紀念塔、姚安第一黨支部舊址等文物消防安全巡查保護。加強非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收集整理畢摩文化,開展畢摩藝人調查,全鄉有州級非遺傳承人6人,縣級非遺傳承人8人。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強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及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全鄉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302人,參保率達100.91%,符合城鄉養老保險參保對象參保率達98.02%,鄉衛生院門診就醫人次3156人,住院人數12人,村衛生室門診就醫人次6053人,鄉村兩級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門診報銷21.64萬元,住院報銷1.68萬元,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成立由14名成員組成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5個,簽約人數2030人,簽約率46.73%。
【脫貧鞏固提升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常態幫扶脫貧人口415戶1650人,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33戶92人,對賬銷號18戶51人。2022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7367元,同比增長14%,易返貧致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3061元,同比增長16%,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實現扶貧資產收益51萬元,光伏扶貧電站收益36.08萬元。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全鄉5個村集體經濟均穩超10萬元,其中地索村達到20萬元,推動了富民與強村的有機統一。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工程扎實推進,苤拉花椒園自然村被評定為州級美麗村莊。左門村鄉村振興精品示范村、地索鄉村振興美麗村莊建設工程穩步推進。
【產業發展】2022年來,左門鄉大力扶持發展魔芋、山藥種植和肉牛養殖產業,鼓勵發展高山蔬菜種植,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萬千工程”積厚成勢。經濟作物效益凸顯。圓滿完成32萬公斤煙葉收購任務,全鄉烤煙收購均價31.41元,實現收入1005.1萬元,收購進度連續兩年保持第一,畢叭村、左門村被評為烤煙種植專業村;全鄉完成糧食作物種植面積9600畝,實現糧食總產量755萬公斤,實現產值3397萬元;種植山藥1300畝,實現產值986萬元;種植魔芋1800畝,實現產值1800萬元;種植中藥材2050畝,實現產值2302萬元。林果經濟提檔升級,全鄉核桃種植面積達6.8萬畝,成品林占58%;黃皮梨、冬桃、雪桃等水果1150畝,產量達5000噸,產值150萬元;種植青花椒500畝,經濟林果產值達620萬元。仰拉村魔芋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苤拉村黃皮梨被認定為州級“一村一品”。畜禽養殖穩中有進。全鄉肉牛存欄15609頭、出欄5304頭,生豬存欄8650頭、出欄6536頭,羊存欄17251只、出欄15425只,家禽存欄51270羽,出欄50120羽,實現畜牧業總產值8350萬元,同比增長16%;認真落實縣委扶持肉牛產業發展“十條措施”,成立肉牛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建立了左門鄉肉牛凍精改良站,新建設青貯玉米捆打捆包生產線1條,發展巨菌草種植629.7畝,完成青貯玉米選種2片5個;厚植肉牛產業發展基礎,掛包干部籌集扶持資金5.1萬元,改良品種肉牛510胎。全州肉?,F場推進會在左門參觀看點,多次承接了州內外縣市到鄉學習考察,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肉牛產業發展經驗,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認可。
【生態文明】左門鄉黨委、政府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全鄉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森林資源管理保護水平不斷提升。切實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組織實施野生菌保育促繁等項目,嚴厲打擊亂采濫伐行為,抓實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引導群眾提高保護山林、維護生態和諧的意識,仰拉村被認定為“省級森林鄉村”,綠美鄉村建設穩步推進。兌付公益林資金、退耕還林還草等林業補助資金104.66萬元,全鄉林地面積穩定在15559.7公頃,森林覆蓋率80.78%,2022年末實現林產值9661.3萬元。水生態環境日趨向好。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和長江十年禁漁規定,抓實鄉村“七改三清”行動,持續抓好大麥地水源地保護;全鄉11名鄉級河長和16名村級河長定期開展巡查和清河行動,年內累計巡河617次,河長責任制工作進一步得到落實;完成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定,持續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清河巡河行動,漁泡江流域水質持續向好,漁泡江地索段被評為州級美麗河湖并向省級推薦。
【人居環境】抓實“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硬指標”,投資75.65萬元完成351座戶廁改造、2座公廁建設、鄉鎮集鎮旱廁提升改造等項目;建立衛生清掃和環境衛生紅黑榜獎懲等機制,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突出示范帶動,集中打造示范點5個,以典型引路切實讓村莊干凈起來、讓生態美起來、讓環境靚起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