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吃著故鄉的山藥長大的。
故鄉前場的山藥融入了我的腸胃、五臟六腑,最關鍵的是刻入了我的骨髓和靈魂,每年不飽飽吃幾頓老李灣村的山藥,一年到頭,總感覺心慌,像缺了點什么。
每到秋后,故鄉前場的山藥便開始落葉,趨于成熟。但那時農村正忙,鄉親父老們來不及搭理。等到入冬,人們漸漸閑下來,山藥的野性和藥味也更濃時,大人們便開始抬著鋤頭、糞箕、炮桿,我們小孩也屁顛屁顛,跟在大人身后,手里提著小鋤頭,開始挖山藥。
挖山藥是項重體力活。懶漢是挖不出來吃的。只有那些年輕力壯的家庭頂梁柱,才挖得出來。別看小小一根山藥,卻要流掉幾公斤的汗。挖山藥還是項巧活、細活,性子急的人,一挖就斷。挖山藥首先要找到枯藤,順著藤子旁往下刨土,直到刨土至根部,用炮桿松土,輕輕一拔就起的狀態,否則旁邊的土不完全挖開,山藥根部的土不松動,一拔便斷,好端端一棵山藥,只落得可惜、嘆息、搖頭,連聲“啊么么,可惜了嘛,可惜了嘛”。
故鄉的山藥生命力頑強。小小一根藤子,竟然可以長到一米多深。小的需要挖到齊腰深,大的需要挖到站在坑里不見人影,比人高的偌大一個坑哪,你可想而知,挖出一根山藥,需要挖掉多少土,需要端掉多少土,需要流掉幾斤汗,那才真是叫揮汗如雨、汗如雨下。難怪故鄉的人,在去山藥地挖山藥之前,都要準備一大壺水,以彌補體內流失過多的水分。
故鄉的山藥是正宗地道的牛尾山藥,有鋤頭耙那么粗,很長,形似牛尾一樣長,頭粗根尖。不同于土鍋山藥、五指山藥,在土里很淺,幾鋤頭就挖出來。
我們小孩雖說去挖山藥,卻不管大人的事,只顧玩,滿地瘋耍,有時提著小鋤頭這里挖挖那里敲敲,有時撿起一條大人從土里挖出的蚯蚓,有時又用木棍逗一逗土蠶,不讓它逃跑,逃跑者就讓它遭受懲罰,腸花里肚、尿尿屎屎流出來,頃刻間斃命。冷了的時候就去地邊烤烤火,餓了的時候就刨開火堆,把大人們事先放進火堆的斷山藥,刨出來吃。當然,不斷的、好的、完整的,大人們是要拿去新街上賣錢的,作為殺豬買菜錢或過年錢。
故鄉的山藥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山藥。原生態,不加油鹽,不洗不煮,直接放入火堆,燒熟,拿出彈彈火灰,餓時就像餓死鬼托生,皮都不剝,直接放入嘴里,外香里嫩。山藥確實美味再加孩童愛餓的毛病,那種兒時餓豺狗樣,那種狼狽相,至今想起來都好笑,小手黑黑、小嘴黑黑、牙齒黑黑、小臉黑黑,但那種幸福感,滿足感,無法形容,是我今天,營養過剩、食物眾多的后半生,所不能體會到的。能量補充完畢,又去跳玩。這個毛病,已經傳給了我的小兒,每次回老家,過年前后,他都要當爺爺的跟屁蟲,去地里挖山藥,硬要爺爺給他燒堆火,燒山藥吃,甚至奶奶燒火做飯,或夜間在堂屋里烤栗炭火時,都要叫奶奶給他燒幾根山藥,真是像極了我小時候的樣子。
除了喜歡吃燒山藥,我最喜歡的當屬排骨煮山藥,湯香、湯甜、湯淡、湯純、湯糯,出汁的山藥軟滑細膩,不油膩,那種爽,一想起就滿口留香,那種美妙,一想起來就口水飛流,像月柳河瀑布,掉了一拃長。
山藥可燒吃、煮吃,還可油炸、粉蒸。油炸的山藥鮮片,外香外脆,里酥里嫩。粉蒸時要記得加上茴香,那樣遠遠就能聞到山藥粉蒸的清香,一揭開鍋蓋,一股清香就撲面而來。粉蒸軟軟的、純純的、不沾不連,清香可口,最關鍵的是,適合中老年人,不上火。順便廣告一句,不怕上火,就吃前場山藥粉蒸。
故鄉的山藥不同于土鍋山藥或五指山藥,增產不增味,好挖不好吃。土鍋山藥或是五指山藥,口感粗糙。只有故鄉的山藥口感細膩,香糯軟,難怪要一年的生長期,難怪要長得那么深,難怪要讓挖藥人流掉幾斤汗,難怪要考驗挖藥人的耐心和毅力,挖得那么賣力那么深。
栽山藥是很有講究的。春節一過,就開始整理地塊,松土,理溝,一排一排的,蓋土,灑松毛或畜糞。等到春雨一過,就開始冒芽,長藤。山藥是需要插桿的,藤喜攀附,不然滿地亂爬,像野草瘋長。倘若遇上天旱無雨的年份,是需要澆水的,有錢的人家用皮管,沒錢的人家,用桶挑,一瓢一瓢、一棵一棵地澆。而如今,世道在變,部分已改用了抽水機,但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沖倒一大片,或把土沖跑,坑坑洼洼的,不利于山藥生長,最好帶個花灑,慢慢來、慢慢灑、慢慢澆,像山藥,慢慢長、慢慢生,一生過著慢生活。
山藥對雨量也是有要求的。春夏需要適度的雨來發芽,長藤,長葉,最關鍵的是長根。秋天雨量不是很大的話,那年的山藥最豐收。如果雨量過大,那么根就會腐爛,損失慘重。
故鄉的山藥不能施大劑量的化肥、氰氨、尿素,會燒死的。前場的山藥對現代的科技是感冒的,脆弱得很,幾千年來養成的土生土長、自然生長的習慣,老土,趕不來時髦,追不上趟。故鄉的人們,常常用農家肥,豬屎牛糞、朽爛松毛、枯枝敗葉,作為它的肥料。
故鄉的山藥生長期長,春種冬收,需要一年漫長的時光,歷經春風、夏雨、秋陽、冬霜。
山藥的種子一般有兩種。一是把山藥頭扳斷,沾一沾火灰,擺上一兩個月,又繼續種植,這樣的山藥很大,來年就可以挖,可謂種有多大,收獲就有多大。另一種是山藥開花后結下的像珍珠的山藥蛋,這種需要兩三年,才能長大成人。當然,山藥蛋也是可以吃的,就像油炸小洋芋,外香外脆、內軟內黏。
山藥的芽要小心翼翼,不能弄斷,弄斷后不能發芽。芽和食用的根扳開分離后,一定要涂抹火灰,不然會發霉腐爛,導致來年不能做種。
故鄉的山藥對土壤和氣候要求很高。我曾經把故鄉的山藥移植到我工作的異鄉,但水土不服,雖然能種出,但味道不同,跟故鄉的一比,個頭和味道,總感覺怪怪的。
前場位于姚安東部,多山,冷涼,海拔較高,而山藥,正是需要這樣得天獨厚的氣候、海拔、土壤。這些獨特的地理地貌,決定了前場人民,可以滿山滿坡、一丘一丘、一山一凹的大量種植山藥。
山藥全身長毛,像胡須,又不那么密集。挖回家的山藥,過幾天就開始掉毛,掉毛的地方,長出眼睛。
如今,有人用挖掘機等現代化高科技機械設備,栽山藥,挖山藥。因為土挖得很深,自然山藥長勢良好,個頭大,但代價和成本太高,一般農民承受不起。高科技山藥放大了好幾倍,粗得失真,長度失真,改變了人們印象中的山藥形象,以為吃多了農藥化肥,拿到市場上,不好賣。再說,口感也極差,人們,還是喜歡土土的味道。
為了好挖,有人限制山藥的生長,把塑料布鋪在地里,或直接用一種叫山藥糟的塑料,在上面種上山藥,蓋上土,限制山藥縱深發展,而是橫向生長,這種方式雖然解決了難挖的難題,但限制了山藥向大地深處汲取營養,顏色很白,和泥土顏色相差巨大,拿到市場上,也不好賣。
山藥,是有野性的。前場的山藥,是古代先祖,從高峰山上、豹頂山上采挖而來的,自古以來,只喜歡泥土的味道,山野的味道,不喜歡農藥化肥之類的現代化高科技。
因為山藥很糯、很黏的緣故,過年的時候,故鄉人民喜歡把它當膠水,貼對聯、貼門畫、貼紅紙、貼關羽張飛,以及灶神爺財神爺。
我的母親,在異鄉雙柏給我帶孩子時,偶爾從老家,到我工作的地方,少量賣家鄉的山藥,買的人很多,都很識貨,簡直是瘋搶。雖然價格驚人,但吃起來很值,吃過后都贊不絕口。很多人還留下母親的電話,來年還要她從家鄉帶來,賣給他們,只可惜,母親是老實巴交的地道農民,不懂生意經。
我一般不在異鄉的飯館點山藥。不是嫌價格貴,菜價離譜,而是吃不到故鄉地道的山藥。因為我還是喜歡,故鄉土土的山藥、原汁原味的山藥。
我吃過故鄉的山藥,對異鄉的山藥,就不感興趣了。每年春節后,我都要帶幾箱前場山藥到異鄉,自食或送朋友。甚至切片,晾干,一年四季可以實用,可以滿滿地享受,故土山藥的氣息。
我喜歡前場的山藥,清空我的胃部,清空我的油膩,那種清爽的感覺。
我的胃壁上、腸壁上,沾滿了故鄉山藥的味道,種下了山藥的魂和毒蠱,讓我一生,情不自禁地愛,不能自拔。
前場的山藥藥用價值很高。據相關古代醫籍記載,其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具有潤肺理氣、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癥。顧名思義,山藥,山藥,關鍵在藥。山藥是一道菜,也是一副藥,一副可以當菜吃、沒有任何副作用的藥,很高大上。
我媳婦多年的胃病,就是前場山藥給不治而愈的。媳婦嫁給了我,嫁給了前場人,前場山藥,以豐厚的禮品,回贈她,回贈前場的媳婦。
我不知道故鄉的山藥有沒有滋陰壯陽的功效,但當地流傳的諺語:“前場山藥,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人女人吃了床受不了”,甚至有的人經常拿前場人開玩笑說,“你們前場人床上功夫了得,就是從小吃山藥,吃多了山藥的緣故?!彪m然這個笑話,言過其實,有些夸大,但據古代醫藥典籍記載,山藥確實具有填精固腎之神奇功效,這個方子,在很多疾病里都用,在歷朝歷代都用,從古一直延續至今,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古人一直沿用的方子,還是有一定道理。
故鄉前場素有“高山小菜園”的美譽,而作為冬季出口至廣東、昆明等地的蔬菜,山藥就占了很大的比重。過去交通不發達,有幾張專門運送蔬菜、裝有制冷功能的大卡車,需要盤旋在彎繞崎嶇的十八彎東山坡梁子山路,而今,昆大高速新復線正在修建,遇河搭橋、遇山打洞,昆明至大理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過前場,前場又恢復了民國以前獨特的地理優勢,即古代大理至昆明的必經之地,必經的古驛道,古關口,難怪古代前場叫“前場關”,足以說明前場在古代姚州歷史上的重要一筆。前場的復興,指日可待,前場這塊自古以來人杰地靈的山水寶地,又將熱鬧起來。
前場山藥以色白、個大、味正、質量上乘而得名,是優質菜肴中的上品,是廚房中餐桌上的極品。
前場的山藥遠近聞名,遠銷省內外。每到冬季,外地的客商,絡繹不絕。這是前場山藥檔次決定的,地道正宗,藥用和食用價值很高,雖然價格很貴,但外地客商爭相購買,就可見其彌足珍貴之處。
寫至此處,我突然感覺心酸,一股寒酸涌上心頭。我記起我讀高中大學時,家里為了給我湊學費,是舍不得吃山藥的,即便吃,也只是過年的時候,而且只吃斷了的,長相不好、賣價不好的。好的,都進了有錢人嘴里,由此,我更感到故鄉山藥的無比珍貴。
如果時光可以輪回,我,一個漂泊異鄉的游子,我愿一生,躺在故鄉前場的山藥堆里,一生用山藥,來填滿我的腹部,填滿幸福。
我愿沉醉在故鄉前場的山藥里,不愿醒來。(李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