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棟川鎮人民政府印發了《棟川鎮人民政府2023年煙葉工作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人民政府安排部署,切實抓好2023年全鎮煙葉工作,確保實現煙葉產業提質增效,結合全鎮煙葉發展實際,印發了《棟川鎮人民政府2023年煙葉工作意見》,指導指導各村(社區)抓好煙葉工作。
二、《意見》出臺的目的和意義
《意見》的出臺和實施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省、縣委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州、縣煙葉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戰略導向,緊緊圍繞“穩定核心煙區、煙葉產業現代化、煙糧協同發展”三大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加快永久基本農田和煙田融合建設,全面夯實煙葉生產基礎,構建現代化煙草產業體系,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推進全鎮煙葉高質量發展。
三、《意見》明確了全年目標任務
2023年,全鎮種植煙葉2.22萬畝,收購300萬公斤,其中:指令性計劃282.5萬公斤,出口備貨17.5萬公斤(各村2023年煙葉工作任務詳見附件);上等煙比例70%以上;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80%以上、綜合等級純度90%以上,國家局工商交接合格率達到全縣平均水平。。
四、《意見》明確了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工作重點
(一)確保栽足種實
各村(居)委會要嚴格執行國家對煙葉生產、收購計劃管理政策,統籌好面積與質量的關系,確保下達移栽面積和收購目標任務完成。實栽面積有差距、完不成煙葉收購目標的村(居)委會,鎮人民政府將進行問責。
(二)強化質量管控
各村(居)委會要依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切實加強煙葉品種純度、綠色安全、生產質量、烘烤質量、收購質量管理。管理不到位的村(居)委會,鎮人民政府將進行問責。
(三)著力穩定煙區
各村(居)委會要嚴格貫徹落實好《姚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基本煙田規劃和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姚政辦函〔2020〕5號)要求,通過調整優化煙區布局、落實保護措施、配套政策扶持、穩定煙農隊伍,保持核心煙區長期穩定。因工作不到位,導致核心煙區被其他產業侵占的,或是導致煙葉產量、質量下降的,鎮人民政府將進行問責。
(四)實行分級管理
鎮人民政府制定煙葉工作配套經費和扶持相關政策,并配套與之關聯的考核辦法。年終根據鎮煙草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對各村(居)委會綜合考核情況,計算兌現煙葉工作配套經費和扶持經費。各村(居)委會要結合鎮人民政府制定的煙草產業扶持政策和考核辦法,結合各村(居)委會煙葉工作實際,研究制定煙葉工作考核和獎懲措施,全面激勵鎮村組干部抓煙草產業的積極性。
(五)產業扶持政策
1.縣財政扶持政策。
(1)鎮煙葉工作經費22.2萬元。按鎮實際完成煙葉種植實栽面積,每畝補貼10元。
(2)2023年新增煙葉稅獎補51萬元。以鎮2022年實現煙稅額為基數,2023年新增煙葉稅的50%返還鎮作為煙葉工作經費。
(3)村(社區)煙葉工作經費51萬元。其中:
①村(社區)煙葉工作獎補資金36萬元。按鎮人民政府下達各村(社區)煙葉種植、收購計劃,完成下達面積、不種植規劃以外的品種、45天內完成收購任務的,每公斤獎補村(社區)0.12元。以村(社區)為單位,出現非規劃品種種植面積超過10畝,或完不成煙葉收購任務,或核心煙區流失的一票否決、不再兌現。
②烤煙種植先進專業村(社區)獎補資金15萬元。年終通過鎮考核評比,推薦出烤煙種植先進專業村(社區)8個,實施以獎代補。以村(社區)為單位,完不成煙葉種植計劃面積、出現非規劃品種種植面積超過10畝、45天內完不成煙葉收購任務的村(社區)不得參與評比和獎補。對評比為一類專業村的村(社區),報縣大比拼辦,納入“五面紅旗”之產業紅旗爭創考核,并享受相關政策。
(4)樣板工作經費70萬元。對各各村(居)委會500畝及以上的煙葉種植樣板通過考核驗收后進行補貼。其中:1000畝及以上連片3片,每片補貼10萬元;500畝以上、1000畝以下連片8片,每片補貼5萬元。根據實際驗收結果兌現至各村(居)委會。
(5)核心煙區土地流轉補貼22.2萬元。各種煙各村(居)委會將核心煙區土地經營權組織開展5年以上流轉到村(社區)或合作社,并簽訂流轉和烤煙種植輪作協議的,每畝補貼村(社區)或合作社10元工作經費。
(6)生物質顆粒燃料烘烤補貼。全鎮推廣生物質顆粒燃料烘烤煙葉的每噸補貼150元。
(7)煙稻輪作示范補貼200萬元。根據《姚安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推進煙稻輪作核心示范區實施方案的通知》(姚政通〔2022〕25號)要求,據實考核后兌現。
(8)新能源電烤房建設補貼130萬元。根據新能源電烤房建設投入使用情況,據實考核兌現到新能源電烤房建設產權所屬的村(村區)或合作社。
(9)鎮要制定與煙葉工作經費獎補政策相銜接的煙葉工作考核管理辦法,與種煙村(社區)簽訂煙葉生產收購責任狀,實行煙葉工作考核和風險抵押措施對村(社區)人員實行獎懲。鎮、村(社區)制定出臺發展新煙區、新煙農和核心煙區土地長期流轉輪作的獎補政策。
2.煙草扶持政策
(1)煙葉生產投入。①煙肥補貼:煙用化肥每噸補貼1000元,有機肥每畝補貼60元。
②機械作業補貼。其中:煙田機械深翻補貼每畝補貼150元;機械膜下小苗移栽補貼每畝補貼200元;機械覆膜補貼每畝補貼40元。
③綠色生產補貼。其中:專業化植保每畝補貼30元;煙芽繭蜂每畝補貼5元;誘蟲色板每畝補貼5元;農殘快檢每畝補貼2元。
④0.01毫米地膜覆蓋及殘膜資源化利用補貼每畝補貼22元。
⑤烤煙種植保險補貼每畝補貼49元。
⑥“156”示范工程補貼每擔補貼10元。
⑦煙葉烘烤補貼。其中:商品化烘烤每擔補貼15元;采烤一體化每擔補貼25元。
⑧專業化分級補貼每擔補貼49元。
⑨種煙土地流轉貸款利息補貼每畝補貼20元。
(2)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痉拷ㄔO投入。其中:新能源生物質烤房每座補貼3.5萬元;新能源電烤房每座補貼1萬元。
(六)收購政策
嚴格按照與煙葉種植主體簽訂的2023年煙葉種植合同收購煙葉;嚴格執行2023年煙葉收購價格總水平上調5%的國家煙葉收購價格政策;實行“約時定點、集中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售”的煙葉收購模式;嚴厲打擊內外勾結和倒買倒賣販運煙葉違法行為,保障煙葉收購秩序良好。
五、《意見》落實的保障措施
(一)著力穩定煙葉生產基礎
一要鞏固核心煙區。各各村(居)委會要按照《姚安縣人民政府關于穩定核心煙區工作的通知》(姚政通〔2022〕22號)要求,加大全鎮已規劃的基本煙田保護力度,通過調整優化煙區布局,統籌推進煙區土地流轉,落實基本煙田保護措施,推進合理搭配大小春兩季作物,大力推廣“糧食+烤煙”組合模式,建立以“水稻+烤煙、玉米+烤煙”為主的輪作模式,穩定煙農隊伍,保持基本煙區和煙田的長期穩定。二要規范土地流轉。全鎮煙葉生產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嚴格實行審批備案制,由村(社區)負責初審、鎮人民政府負責審批、縣煙草公司負責備案。適度控制種煙主體種植規模,單個種煙主體種植規模以30畝為宜,原則上不得超過50畝,有效解決單個種煙主體因種植面積過多導致的管理不到位、煙葉質量差、人工需求難以滿足、持煙待售等突出問題。三要優化種植布局。各村(居)委會要圍繞鎮下達的煙葉生產收購任務,在各村(居)委會已規劃鎖定的基本煙田范圍內,大力推行“政府統一規劃、村組組織流轉、煙葉種植主體反租倒包”的煙田流轉機制,牢牢把核心煙區、永久煙田經營權掌控在村組、合作社手里,并按照隔年輪作、水旱輪作、相對連片、杜絕零星種植的要求,逐村逐片認真規劃2023年煙葉種植地塊,要將煙葉種植地塊規劃布局在種煙基礎牢、煙葉質量優、群眾需求旺、技術水平高的村組;要將煙葉種植地塊規劃在有水源保障能按節令移栽、遇強降雨水能排水順暢的田塊,確保好田好地種煙。四要栽足栽實面積。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煙葉質量和效益是栽出來、管出來、烤出來的理念,層層扛牢責任。各村(居)委會各單位要強化種植面積落實,把計劃落實作為煙葉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流程把合同分配給想種煙、能種煙的煙農,杜絕按人頭或承包田平均分配煙葉合同,杜絕私下交易合同謀取不正當利益。要預留5%以上的風險面積,為高質量完成計劃打牢基礎。要嚴把規劃面積及實栽面積核實關,要組織鎮村組等相關人員邊栽邊核實,確保在節令內栽足栽實。要規范簽實合同,強化合同主線作用,嚴禁截留計劃和空虛合同,嚴禁以煙葉合同計劃為手段強制煙農生產其他作物,嚴禁合同與物資銷售掛鉤。按照“結合實際、兼顧公平”的原則,煙葉種植收購合同約定的單產以畝為單位核定,田煙單產最高不超過175公斤/畝,地煙單產不超過135公斤/畝。五要充分調動基層隊伍積極性。要千方百計穩定煙農隊伍,加大煙葉收購價格總水平上調5%等政策的宣傳力度,算好“經濟對比賬、收入穩定賬”兩筆細賬,提前給煙農吃定心丸,積極動員返鄉農民種植烤煙,加快構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要鞏固抓煙村組干部隊伍,利用好縣財政煙葉工作扶持獎勵政策,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增強村組干部的信心、責任感,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穩定科技隊伍,充分發揮煙草生產技術指導服務費的作用,充分調動生產管理、基層一線、合作社煙技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著力補齊煙葉生產設施短板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機設備、新能源烤房、煙葉站點建設,切實加強設施管護,夯實煙區發展基礎。鎮級有關單位要全力做好煙葉基礎設施要素保障相關工作。各村(居)委會以推進新能源烤房建設為重點,緊緊圍繞全鎮410座新能源烤房(電烤房135座、生物質烤房275座)建設目標任務,嚴格按照新能源烤房建設模式,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單位協作,有序推進新能源烤房建設,確保6月份完成建設、7月份投入使用。
(三)著力強化樣板示范引領
鎮人民政府將大力鼓勵和支持種煙村(居)委會興辦500畝以上的規?;B片種植樣板,充分發揮樣板便于面積核實、利于科技措施指導、方便集中調水移栽和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有樣板專項補貼等優勢,提升村村(居)委會承辦烤煙樣板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高標準打造示范樣板,提升示范引領作用,提高煙農種煙收益。棟川鎮打造不少于3片1000畝以上州級樣板(海埂屯村陶官海子千畝連片、郭家凹村魚瓦塘千畝連片、啟明村六中旁千畝連片),8片500畝以上縣級樣板(長壽村下新屯五百畝連片兩片、地角村五百畝連片兩片、龍崗村五百畝連片一片,徐官壩五百畝連片一片、清河村五百畝連片一片、仁和村五百畝連片一片);100畝以上樣板15片。
(四)著力提升煙葉生產收購水平
一要鞏固拓展種煙主體。鎮人民政府及鎮級有關單位將加大政策扶持、合同計劃、技術指導、專業服務、保險兜底等措施落實力度,全力支持“想種煙、能種煙、種好煙”的煙農群體,真正讓煙農得到實惠、增收致富。對脫貧村、脫貧戶要合理傾斜種植計劃,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二要提前做好抗旱防澇準備。根據近年來干旱常態化嚴峻情況,各(村)居委會要提前謀劃應對旱情,做好水庫、塘壩、水窖等水利設施蓄水情況調查,采取各種措施及早補水蓄水。各(村)居委會田煙要結合耕整地做好防澇準備工作,要強化耕整地質量管理,提前開挖好田間排水溝,疏通溝道,積極防范洪澇災害。三要嚴格落實“三個嚴禁”。要堅決落實“嚴禁在規劃區域外種煙、嚴禁種植非規劃品種、嚴禁在氯離子超標的田塊種煙”要求,嚴格執行計劃合同管理,提升規劃布局水平,將種植計劃全面落實到規劃區內。要加強關鍵節點管控,全面杜絕煙農自留種、自購種、自育苗、上袋苗,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入戶動員自愿交出自留煙籽,大力加強田間自育苗、上袋苗的排查和自愿鏟除銷毀工作,凡發現農戶自育苗或上袋苗的,一律視為劣雜品種,要求100%鏟除。對于種植非規劃品種或劣雜品種的,在生產階段堅決動員鏟除,拒不鏟除的,經公示后一律取消合同。大力加強收購時非規劃品種管控,收購過程中發現劣雜品種的,一律不予收購,全力確保品種純度達到100%。要全面檢測種植地塊的氯離子含量,摸清全鎮種植地塊的土壤狀況,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整種植規劃。四要嚴把時間節令。針對九月后大幅降溫、煙葉烤損大的突出問題,全面推廣膜下小苗移栽技術,確保實現膜下小苗實栽面積達到計劃面積70%以上。嚴把“4月20日完成預整地、5月10日完成移栽、9月25日完成采烤、10月5日完成收購”時間節令,按節點做好生產組織工作。五要堅持連片種植。確保壩區連片和山區連片分別不低于100畝和50畝,提升核心煙區種植比例。六要強化輪作。根據煙區規劃合理輪作,確保輪作率達到80%以上。七要打造“156”示范區。2023年棟川鎮整鎮推進“156”示范區建設工作。八要加強收購管理。持續推行“約時定點、集中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煙”收購模式,做到煙葉交售公開、公平、公正,提升服務煙農能力和水平,切實提高煙葉收購質量均衡性、穩定性。嚴格落實質量檢驗和質量考核制度,強化結果運用,提升煙葉質量水平。九要強化科技措施落實。各村(居)委會及煙葉站要加大30畝以上種植大戶水旱輪作、營養土堆捂、高質量預整地、科學施肥、小苗膜下移栽、揭膜培土、封頂抑芽、成熟采烤等生產技術培訓力度,糾正煙葉分級定級混青混雜混部位問題,加大煙葉病蟲害統防統治力度,提升煙葉產量和質量。
(五)著力提升綠色生態生產水平
一要做好土壤保育。各(村)居委會要立足常年旱作、復種指數高、土壤水肥保供能力差的實際,切實抓好大田營養土堆捂還田、商品有機肥兩種土壤保育方式互補100%覆蓋。特別是在無農家肥保障的地塊,要強化引導示范,100%推廣商品有機肥施用,切實改善植煙土壤環境。合作社供應有機肥價格不超過1200元/噸,煙田包裝廢棄物100%回收,地膜回收再利用達到80%以上。二要全面實施煙葉安全管控。要加大推廣以生物和物理為主的綜合防治技術,全面推廣藍板、蚜繭蜂等綠色防控技術,大力推廣叉角厲蝽、性誘劑等新型技術。全面實施農殘快檢,將煙葉農殘納入相應各村(居)委會的重要考核指標并與考核獎懲掛鉤。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煙葉站、市場監督管理所等單位要加強農藥門店、合作社銷售農藥的監管;煙葉站要指導督促煙農安全用藥,全面推廣采烤前15天和烤房內嚴禁噴施農藥等管控措施。三要推進清潔能源烘烤。要落實“雙碳”任務,積極推進烘烤節能、降碳、提質,加快推進新能源烤房建設,確保新能源烤房當年規劃、當年建成、當年投入使用,要強化新能源烤房建成后烘烤的組織落實,提升新能源烤房運轉頻率,降低煙葉烘烤碳排放。
(六)著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把推動煙農增收致富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一要打造“煙葉+N”產業體系。要充分發揮煙葉產業鏈長、覆蓋環節多等優勢,推進煙糧畜同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體系,積極推廣“煙葉烘烤+保鮮冷藏”等新能源烤房多功能應用模式,破解煙區農業冷鏈物流瓶頸,延伸煙葉產業鏈、提升糧食價值鏈,逐步形成以煙糧為主、多元互補的產業集群,整體提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二要推進高標準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認真總結綜合體運行成效和經驗,大力推進綜合體建設,聚集土地、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先進農業生產要素,加大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支持力度。圍繞產業布局優化,構建以煙為主、煙糧協同、綠色生態、經濟高效的產業體系。三要推進煙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充分發揮村社區、合作社土地流轉平臺、產銷結合紐帶、專業服務組織三個作用,大力培育專業技能型職業煙農和產業工人隊伍,構建涵蓋育苗、機耕、植保、采收、烘烤、分級以及多元產業的綜合服務體系,積極配置配套施用農機,提升專業服務效率和服務煙農水平,全面降低農業煙葉生產成本。
(七)著力強化煙葉政策落實
各(村)居委會及煙葉站、鎮財政所要確保上級下達的煙葉生產扶持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充分發揮扶持資金政策在穩固煙葉產業發展基礎、持續提升煙葉供給水平中的助推作用。各(村)居委會要強化煙葉工作經費及相關補貼資金的規范管理和使用,針對煙葉生產中的重點、難點環節,規范完善資金考核兌現辦法,嚴格執行逐級考核驗收、差異化兌現扶持資金和補貼,嚴禁挪用煙草產業扶持資金。